电话:15901039037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热点高校招聘

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2025年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新增批次)

来源:高层次教师招聘网 时间:2025-08-13 作者:高层次教师招聘网 浏览量:

一、项目定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条件

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11(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915之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11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项要求

1)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你层次申请;

2)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节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重付提交申请;

3)已申请2025年度其他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三、学院简介

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前沿院是国内高校成立最早实行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的学术特区。十余年来积极探索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汇聚了一批顶尖科学家,各类人才占比超过50%。被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授予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经过十余年建设,前沿院已建成了价值上亿元,面向化学、材料、计算、生物、物理、工程学等领域的一流多学科交叉院级科研平台,全面支撑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学院与分析测试中心、微纳制造中心、医学研究中心等校级平台深入合作,形成了全面满足跨学科交叉学科研究的大型共享实验平台。学院现有陕西省新概念传感器及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创新引智基地、新兴存储与传感器件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关键材料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西安市电子材料化学与器件重点实验室、西安市光电磁功能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多个省部级的研究平台,全面支撑学科的发展。

作为国内高校学科交叉研究与探索改革的开拓者之一,前沿院坚持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的理念,着力打造大交叉、大融合学科高地,让每位教师充分享有学术发展的空间和自由,激发教师主动性与创造性,在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科技奖励、《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级期刊论文、重大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前沿院引领基础研究、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是新形势下学科交叉的核心载体、新兴学科的孵化器、人才引进的蓄水池、人事改革的试验田,在化学、材料、计算、生物、物理、工程学等领域的多学科交叉科研平台的基础上,成立前沿能源、先进电子、医工交叉、基础科学等多个研究中心,开展跨学科基础研究,打造创新人才培养和未来技术研究的高地,引领未来学科发展方向。

四、招聘领域

(一)基础科学研究中心

围绕但不限于智能材料、精准化学、分析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开展跨学科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

方向一:智能材料领域

开展智能材料、仿生材料、复合材料、超材料、磁性功能材料等方面研究工作,开发柔性与软体机器人技术;开展材料计算与人工材料设计等领域研究工作。

方向二:化学、物理交叉领域

开展表界面基础研究、流体操控、仿生催化、绿色化学、AI化学、功能高分子化学、功能配位化学、连续流动化学、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化学固氮与转化、二氧化碳化学转化、分析化学、质谱与光谱分析技术、测序化学、环境与生态化学等研究。

方向三:人工智能

开展生物医学图像分析、高通量数据处理与智能算法开发、多模态数据挖掘与智能解析、人工智能驱动的疾病诊断与精准医疗模型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前沿能源研究中心

面向碳中和与碳达峰,聚焦能源材料、能源化学等研究方向,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

方向一:能源材料

开展电化学能源材料,光电、热电、磁电、储能相变等能量转化材料,能源催化材料,能源电工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方向二:能源化学

开展氢能源化学,生物质能源化学,能源的化学转化机制,载能化学物质之间的转化等方面研究工作。

(三)先进电子研究中心

围绕后摩尔时代电子领域,聚焦关键电子材料、泛半导体芯片制程、柔性电子器件与系统等研究方向。

方向一:关键电子材料

研发芯片制程关键材料、芯片与传感器关键材料,以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器件、关键工艺与建模;开展分子磁性材料、低维材料与量子材料、印刷电子材料及其墨水化技术,以及第三代半导体高质量材料制备技术、器件外延技术、芯片工艺技术、电路集成技术等方面研究工作。

方向二:泛半导体芯片制程

研发半导体制程工艺技术、新兴电子打印技术、巨量转移技术,研发异质异构集成技术、互连技术,开展芯片封装与热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方向三:柔性电子器件与系统

研发柔性显示与智能窗技术、可穿戴电子技术、可植入电子技术、智能蒙皮与电子皮肤技术,开展柔性电子集成控制、人-机器人-电子器件融合与交互方面的研究工作。

(四)医工交叉研究中心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脑科学、肿瘤免疫治疗、合成生物学、微纳加工与光电器件、高端医用材料与医疗器械等国际前沿研究方向。

方向一:脑科学

开展脑图谱绘制、脑功能映射与脑机接口技术,神经信号控制接口技术,开展生物响应磁共振造影剂开发与分子和细胞神经成像技术,研发微创神经电极及其神经义肢与运动代偿技术等。研发神经细胞与脑组织的时空多组学测序技术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算法等。

方向二:肿瘤免疫治疗

研发过继性T细胞疗法、肿瘤免疫治疗抗体药物,开展基于基因编辑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技术,基于肿瘤新抗原的肿瘤疫苗和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等。

方向三:合成生物学

开展生物大分子检测用合成生物学生物传感器,基于定向进化技术的细胞工厂设计与构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方向四:自动化检测仪器与分析

开展生物传感、生物医学工程、测控技术、机械加工、自动化控制、算法开发与生物信息分析等研究,研发医学诊断、单细胞时空多组学检测仪器与方法。

(五)艺术科学与表达交流中心

中心围绕立足高质量通识教育,加快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致力于培养具有科学精神、艺术求新与科学想象并重,强表达交流能力和高人文艺术素养兼具的创新型人才。

开展音乐智能与认知、艺术信息工程、人文媒体信息处理与智能系统等多个学科方向交叉创新研究,聚焦音乐智能量化与计算、音乐脑科学认知、音乐元宇宙与人工智能等研究方向。

(六)中医药复杂性研究中心

以中医作为复杂性科学研究最佳样本,引入复杂性研究的理念和方法,开辟数学中医学新路线,挖掘中医隐含的数学结构。以大模型、图像识别等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中医进行研究,逐步建立依赖数学解释、依靠数学指导的现代化中医新范式。

方向一:可解释中医理论

以数学理论、物理模型为手段,开展传统中医理论的科学解释研究,挖掘中医理论中的科学属性等方面的研究。

方向二:中医人工智能

研究中医药与大模型、大数据、图像识别、先进传感等新一代技术的交叉融合,开展中医大装备、中医大模型等中医现代化技术研究。

方向三:中药材检测

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在中药材品质、活性成分快速检测技术中的应用,经典方剂中的有效成分分析验证,中药加工工艺中的有效成分实时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七)新概念传感器与分子材料研究院

研究院面向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发挥分子材料创新、激发态研究和CBRNChemical/Biological/Radiation/NuclearWeapon)传感器研发优势,建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研究体系,打造多学科跨领域专兼结合的国际化研究人员队伍,创新研究范式,通过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创新人才,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繁荣学术,服务学科建设,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研究方向:新概念传感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光学梯度材料及器件、电磁梯度材料及器件、太赫兹材料及器件、未来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科学前沿的拓展研究、交叉学科的融合研究。

五、工作和生活待遇

事业编制,教授头衔、博士生导师,专属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

科研启动经费具有竞争力(含国家配套),特别需求者可面议;

提供充足办公、实验场地;

有竞争力的生活补助及安家费(含国家地方支持)

优先支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极具竞争力的基础年薪+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学校缴纳部分+学院绩效分配+科研及社会服务收入;

入选校企联聘计划者,企业叠加待遇一事一议,上不封顶;

提供周转住房;

三秦优才卡可实现户籍办理、医疗保健、交通服务、旅游服务等11项人才便利服务;

学校提供全链条优质子女教育服务,附属中小幼均为当地优质教育资源,随时入学、随来随办、全程无忧;

学校的附属医院、区域医疗中心位居国内前列,开设人才就医、保健绿色通道

前沿院将全力为入选者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学术环境和舒心的生活服务,支持青年人才迅速开展新的事业。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惠昊、曹傲

联系电话:+8613619283935+8618871460679

邮箱:lihuihao@xjtu.edu.cnao0611110225@163.com

地址: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19号巨构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学院网站:https://fist.xjtu.edu.cn/

西安交通大学前沿院期待您的加盟,这里体制有创新、学科有发展、人才有成长、科研有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创新能力最强的年华,专心做最前沿的研究,在前沿交叉科学与未来技术领域产生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共同谱写前沿院未来发展的新篇章。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微信客服赵老师 :15201695861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高层次教师招聘

公众号(云腾智讯人才引进网)

1748591805162045.jpg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高层次教师招聘网 京ICP备16043314号-5

地址: EMAIL:377822726@qq.com

微信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