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暨南大学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暨南大学坚持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
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5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近年来,学校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推进学科“高原”上建“高峰”,文科优势更加巩固,理工医学科进步明显,学科竞争力全面提升。目前,学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二级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二级学科5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二级学科4个、广东省重点学科交叉学科1个。截至2025年7月,学校有1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数量位居广东高校第三位,有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5‰,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学校37个一级学科参评,总体进步显著。
现诚邀海外青年英才依托我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具体细节如下
一、项目介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报条件
0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02.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三、配套支持
1.聘任岗位
纳入事业编制,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聘任正高级职称。
2.薪酬待遇
(1)提供优厚的薪酬,按教授标准,享受事业单位养老待遇、公费医疗等各项福利待遇;
(2)享受国家、广东省、学校配套或提供的科研经费及相关生活补助;
(3)各学院可以根据单位内部的绩效分配方案,另行给予科研经费或薪酬方面的配套。
3.团队支持
优先支持组建团队,3年项目执行期内按学校政策配备1名教学科研人员指标、1名专职科研人员或科研助理等。每年配备1个博士生指标、2个硕士生指标。
4.服务保障
(1)落户学校、办理人才绿卡或优粤卡,子女随迁;
(2)提供校内周转房,解决配偶工作;
(3)子女享受优质附属中小幼教育资源;
(4)每年体检、享受优质附属三甲医院医疗保障服务;
(5)提供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
四、应聘流程
请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在2025年8月15日前将《个人简历》《申报意向信息表》申报意向信息表.xlsx发至联系邮箱:(点击查看),请【点击下方“立即投递/投递简历”,即刻进行职位报名】;(标题请注明“海外项目”),并同时和相关学院联系,经学院向学校推荐申报,申请人与学校达成申报意向后,将有专人指导申报人开展后续工作。简历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就(论文、项目、专利和奖励情况等)。
五、联系方式
1.相关政策解答:人才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许老师、邓老师、孙老师
联系电话:0086-20-85223525、85227283、85220028
联系邮箱:(点击查看)
2.网上申报事宜:科学技术研究处
联系人:魏老师
联系电话:0086-20-85220776
联系邮箱:kjcxmk@jnu.edu.cn
3.各学院联系方式_明细表(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微信客服赵老师 :15201695861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高层次教师招聘网
公众号(云腾智讯人才引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