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学院概况
苏州是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城市之一,区域优势显著,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与创新生态,汇聚众多知名药企与研发机构,为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依托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及“人间天堂”苏州的生物医药产业资源,苏州大学药学学科近年发展迅猛,先后建设了独具特色的药学院和国际创新药学院。药学学科是苏州大学国家一流培育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全国学科评估跻身第一梯队,药理学与毒理学ESI全球前1‰学科。药学专业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高校品牌专业,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首批江苏省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拥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药学硕士和工程硕士(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紧紧围绕“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和“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等两个国家级平台,全力构筑苏州生物医药创新体系的核心人才高地与创新策源地,持续为区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智力引擎与技术动能。
立足优势区域,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耕前沿领域,开拓药学研究新境;聚力协同发展,共攀科研创新高峰!苏州大学药学院热忱期盼海内外英才加盟,携手共绘发展蓝图!
02申请条件
参考《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项目指南(新增批次)》。
(一)申请者要求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6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7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8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03支持条件
(一)学校支持
学校提供匹配地方经济实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支持青年人才在苏州安家无忧、干事成业。
1)岗位待遇
1聘任岗位:特聘教授(拔尖人才),事业编制,博士生导师。
2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为教授职务。
3薪酬待遇: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绩效奖励,上不封顶。
4安家(个人)补贴:学校安家补贴+享受各级政府安家(个人)补贴叠加支持+两年免费周转公寓+入职差旅补贴。
5科研经费:基金委资助100-300万元,学校按照学科领域顶格配套。此外,可根据工作需要,由学校另行提供大型仪器设备费。
2)工作条件
1实验空间:提供不低于150平的办公及实验室用房。
2团队建设:全力支持组建创新团队,支持招聘科研助手,其中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
3招生指标:研究生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项目执行期内学校层面保证每年1个博士生名额及不低于2个硕士生名额。学院根据实际名额可另行支持。
3)生活保障
1过渡住房:学校提供全装修的过渡性人才公寓,拎包入住。如不住学校过渡房,学校将发放为期24个月的租房补贴。
2家庭保障:解决家属工作和子女入学;除享受校内幼儿园、苏大实验学校(小学、初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外,全市范围协调解决子女优质中小学入学需求。
3医疗服务:学校四所直属附属医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其中附一院在“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连续十年蝉联全国地级城市医院榜单榜首。
*特别说明:对于进入会评阶段但未入选人员,经学校评估通过后,可聘为我校特聘教授精英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事业编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学校薪酬和其他支持条件具体可扫码添加企业微信@苏州大学人才专员,为您提供一对一在线咨询服务。
联系二维码(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二)地方支持
学校优先支持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入选者根据相关规定享受叠加待遇。
备注:地方支持具体以当年度政策为准。
04申报流程
请符合条件且有意向依托苏州大学药学院申报的学者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学院招聘联系人电子邮箱(bpeng@suda.edu.cn),并抄送至苏州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邮箱(rczp@suda.edu.cn)。个人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情况、学习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联系方式等,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专业+申报海外优青。
申请对象通过学校审核并与学校达成申报意向后,学院将及时对接联系,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并提供专业的预评估服务及申报书撰写指导,提高申报精准度和命中率!
联系方式
1.苏州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杨老师
联系电话:+86-512-67503248
联系邮箱:rczp@suda.edu.cn
2.苏州大学药学院彭老师
联系电话:+86-512-65883022
联系邮箱:bpeng@suda.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微信客服赵老师 :15201695861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高层次教师招聘网
公众号(云腾智讯人才引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