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中国智慧司法的重大关键技术与基础研究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围绕建设新文科、新工科重点任务,积极响应国家建立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机制的号召,2018年建立上海交通大学智慧司法实验室。2021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人民法院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矛源基地)。同年,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建设的校级实体化研究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智慧法院研究院”正式成立。2024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智慧法院研究院”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智慧司法研究院”(以下简称智研院)。
智研院(智慧司法实验室、人民法院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研究基地),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和人才优势,汇集法学、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新闻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六个一级学科,聚焦于数字法学领域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工文交叉”跨学科平台。以“源于工程、理论提升、回到工程”为指导思想,聚焦智慧司法建设的重大关键问题,致力推动该领域的引领性、创新性、体系性的科学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建设智慧司法的政产学研用全链条一体化生态。同时,智研院探索跨学科、跨界别的新文科、新工科育人机制,“成建制”地推动智慧司法领域的交叉性、高层次专才培养。
为增强上海交通大学智慧司法研究院的科研力量,推动智慧司法领域交叉学科研究,现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热忱欢迎海内外青年学者、优秀人才的加入!
一、【招聘岗位】
全日制博士后
在职博士后
二、【研究方向】
1.法律人工智能
2.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治理
3.数字化多元解纷的法律机理
4.法律认知与推理
5.信息系统工程
6.数据分析与算法设计
7.其他法律科技交叉领域
三、【合作导师简介】
许建峰教授
研究方向:信息科学基础理论、司法人工智能、信息系统体系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司法技术总师。长期从事重大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工作,提出了客观信息论和信息系统动力学的理论框架。研究兴趣包括:信息的概念、模型和通用信息度量,信息和智能系统的动力机理,大规模信息系统体系工程,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司法信息系统的交互融合等。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获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著有《智慧法院体系工程概论》《复杂信息系统体系工程方法》、《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Measures Based on a Unified Mode》等中英文专著和论文。
邮箱:xujf@sjtu.edu.cn
杨力教授
研究方向:智慧司法、司法原理、司法改革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智慧司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人民法院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智慧司法文科重点实验室主任、文科创新领军团队负责人。国际亚太欧洲法学院联盟(APELI)召集人及秘书长、上海市法学会公司法务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大数据社会应用研究会首任会长。主要从事智慧司法规划及深度场景应用、法律领域大数据学习、数据治理及授权运营架构、司法体制和综合配套改革、企业反舞弊合规与社会责任、法社会学基础理论、法学教育改革等领域研究。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项目;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最高人民法院重大项目、上海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发明专利、软著和技术标准16项。
邮箱:yangl@sjtu.edu.cn
金耀辉教授
研究方向:数据治理与共享架构、时空数据挖掘与应用、自然语言理解与深度学习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长聘教授、智慧司法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研究院总工程师,上海白玉兰开源开放研究院执行院长,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研究兴趣包括:数据治理与共享架构、时空数据挖掘与应用、自然语言理解与深度学习、公众参与的开放创新等。他担任了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开源云联盟副理事长、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专家委员会成员等。在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超过150篇。
邮箱:jinyh@sjtu.edu.cn
四、【招聘要求】
1.年龄不超过35周岁,身体健康,即将或已经获得博士学位,已获博士学位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年;
2.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3.已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
4.身心健康,为人正派,遵纪守法,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法学、计算机的复合型学术或实践背景者优先考虑。
五、【岗位职责】
1.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工作,完成学校、学院及智研院规定的科研任务,协助指导和培养研究生;
2.从事数字法学领域学术研究,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协助合作导师完成其他科研工作;
3.组织和参与相关领域学科建设,积极参与法学院和智研院公共事务和其他社会服务。
六、【薪资福利待遇】
全日制博士后:
1.基础年薪不低于20万元,入选各类青年人才计划的,年薪按照相关政策执行;
2.按照上海市和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管理政策办理落户及五险一金事宜;
3.其他待遇:众多附属医院的医疗资源,健康体检、工会福利等;
4.博士后首聘期为2年;出站后申请学院长聘教轨教职岗位时,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录用。
在职博士后:
在职博士后待遇按照学校相关文件执行。
七、【应聘要求】
请将如下材料发至联系邮箱:CISC@sjtu.edu.cn,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上海交大智研院博士后+本人姓名。
1.个人简历(须包含姓名、出生日期、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联系方式和主要研究领域等信息);
2.个人思想政治自评报告(需本人签字);
3.科研成果清单及三篇(部)代表性学术成果全文;
4.博士后在站期间的工作计划;
5.推荐信2封(其中一封推荐信须来自您的博士导师)。
八、【申请流程】
请您先行与意向合作导师联系,在确认合作导师意向后,将您的应聘材料发送至本招聘联系邮箱并抄送意向合作导师邮箱。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袁老师
电话/邮箱:021-64171020,16601805546,CISC@sjtu.edu.cn
联系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哲生馆106室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微信客服赵老师 :15201695861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高层次教师招聘网
公众号(云腾智讯人才引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