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3至2026/09/23博士后研究人员医学院
一、实验室PI简介
莫玮教授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WeiMo
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2009-2014年在美国西南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4年回国任课题组长。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兼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2),“危险信号感应与无菌性炎症”卓越研究群体(原基础科学中心)核心成员(2025)。目前担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细胞死亡研究分会常务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基因专业分会委员。之前的工作发现了基因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转录产生Z-RNA是非经典程序性坏死的死亡信号(Nature,2020;MolCell,2020),阐明了小胶质细胞对Aβ淀粉样斑块硬度感应机制(Neuron,2023),揭示RNA剪切异常通过产生Z-RNA诱导ZBP1依赖的细胞死亡(MolCell,2025)。相关研究成果为炎性肠炎,阿尔茨海默病等重大疾病的病理机制提供新的病因解释和潜在治疗靶点。
杨章华研究员个人主页:https://person.zju.edu.cn/zhanghuayang
本科和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年加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任“百人计划”研究员;兼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细胞死亡研究分会委员。长期围绕细胞应激调控与细胞死亡这一主题开展研究,致力于解析细胞应激过程中细胞生死命运抉择的调控机制及其生理病理功能,探索细胞稳态维持的新分子与新机制,为炎症性疾病等与细胞应激异常相关疾病的的防治提供新靶点和新策略。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论文共10篇,总引用超4000次。主要成果:①发现左旋核酸-ZBP1这一核酸稳态监督新机制(MolCell,2025;CellRep,2024a)。②揭示炎症因子应激核心机制,解析TNF应激的细胞命运抉择分子开关(MolCell,2020;CellRep,2024b)。③揭示外源感染中核糖体应激和固有免疫应激的平衡枢纽(Immunity,2023;CellMolImmunol,2024)。
二、工作环境
实验室主要依托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良渚实验室及多家附属临床医院,拥有国际一流的大型共享仪器平台与前沿技术系统。实验空间宽敞现代,设施先进完善,全面覆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疾病模型研究所需,为前沿科学探索提供了优越、开放且充满活力的科研环境。
三、招聘岗位
现课题组处于快速发展期,长期招聘5名博士后,共同开展Z构象核酸免疫、细胞死亡和炎症疾病相关的研究。
四、福利待遇
1.参照国家及浙江大学博士后资助标准,业绩突出者可获得额外奖励,综合年薪为26-45万元。业绩优秀者额外发放科研奖励;
2.支持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基金和各类博士后基金;支持参加海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
3.博士后出站优秀者可申请良渚实验室或浙江大学附属医院特聘研究员。
五、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含自本科开始学习、工作经历,发表论文、负责科研项目和获奖等情况);
2.Coverletter:既往工作概述,研究兴趣和职业规划概述;
3.申请人认为其它有借鉴意义的材料。
六、联系我们
凡对本课题组研究方向有兴趣且符合以上岗位要求者,请将应聘材料发送至电子邮箱(weimo@zju.edu.cn或zhanghuayang@zju.edu.cn)。
该招聘长期有效。邮件标题请注明“姓名_申请博士后。对于符合要求并通过初审者,将会通知安排面试。应聘材料将予以保密。
七、岗位职责
1.能够独立承担和开展课题研究。
2.能够独立申请科研项目并协助课题组申请项目。
3.能够协助指导其他实验室成员所在课题研究。
八、应聘条件
1.申请人需获得或即将获得免疫学、细胞生物学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岁;
2.有较强主观能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能独立承担科研项目。具备较好的英语写作、表达能力;
3.在知名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研究论文。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微信客服赵老师 :15201695861
更多招聘信息请关注高层次教师招聘网
公众号(云腾智讯人才引进网)